📝 本網站之內容僅為作者個人遊玩經驗與主觀感想,並非遊戲官方所提供或認可的資訊。
本站目前未接受任何遊戲公司、代理商或相關廠商之贊助或合作。
文中提及之遊戲策略、玩法或設定僅供參考,並不保證為最有效率或最具競技優勢的方式,部分內容偏重於便利性或個人趣味性。
此外,本站不提供任何涉及漏洞利用、修改、破解、外掛等非法或違反使用條款之內容,亦不鼓勵相關行為。
說明
這篇文章不會教你怎麼賺被動收入,而是告訴你為什麼該放棄它。我用這個方法,跳過低效率的農務,把時間還給現實生活。
所謂的被動收入
在 Guild Wars 2 裡,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被動收入」。所有收益都需要角色主動進行某些行為才能獲得。遊戲社群口中的被動收入,通常是指花費極少時間、卻能穩定賺取資源的行為。
本文沿用這個說法,用「被動收入」來指稱這類看似輕鬆、實則重複的賺錢方式。
常見的「被動收入」有哪些?
以下是 Guild Wars 2 中,玩家經常提到的被動收入來源:
- 部分 Wizard's Vault 任務
- 可重複開啟的固定寶箱
- 可重複採集的資源點:
- Homestead(家園)
- Open World 的特定地點
- 公會農場(Guild Hall)
- WvW 戰場(如果你熟悉地圖)
- Strike 任務
- 某些 Meta Event
我為什麼放棄被動收入
我曾經也很熱衷於那些所謂的「被動收入」。
每天例行地解幾個容易處理的 Wizard’s Vault 任務,
再安排幾位角色固定前往 Tomb of the Primeval Kings 撿寶箱。
但我是全職玩家,角色數量超過九位。
就算每位角色只花幾分鐘操作,累積起來也超過半小時。
換句話說,在我真正開始遊玩之前,時間就已經被這些例行事務吃掉了。
於是我開始反省:
我每天花時間做這些事,到底得到了什麼?
答案其實很單純——一些我用不到的金幣,僅此而已。
Guild Wars 2 裡有大量無法以金幣購買的非交易代幣,
必須透過角色實際參與內容才能獲得。
也就是說,我每天都在努力耕作我並不缺的資源,
而真正想要的獎勵,反而被我親手放在一邊。
告別被動收入
後來,我不再刻意解完所有的 Wizard’s Vault 任務,
也不再強迫自己撿完每個 Tomb of the Primeval Kings 的寶箱。
我每天上線,只做一件事:完成我真正需要的目標。
在我寫下這篇文章的此刻,Guild Wars 2 正準備迎接下一個資料片。
這個階段,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資源?答案很明確——Skirmish Chest。
這種戰場寶箱能兌換 Testimony of Jade Heroics,進而轉換成 Hero Points,
而 Hero Points 正是解鎖新進階職業(Elite Specializations)的關鍵。
MetaBattle、Snow Crows、GuildJen 等主流攻略編輯群早已開始囤積 Hero Points,
等資料片一上線,就能立刻解鎖九職 Elite Spec,投入新一輪 Meta Build 的研究與開發。
我不打算九職全解——那太耗神了。
但我明白自己該做什麼。
我只投入 WvW,專心屯 Skirmish Chest。
那是一種更純粹的效率:不是追求更多的收益,而是減少多餘的行動。
讓被動收入不再是義務
當我囤積到足夠的 Skirmish Chest 之後,我開始把重心重新轉向「賺錢」。
我先前已完成部分 Conflux 的前置素材,如今只差 Mystic Tribute 就能打造完成。
Mystic Tribute 的概念很單純──它用金幣換材料,不強迫玩家參與特定活動。
只要你在 Tyria 做任何有產出的行為,錢就會自然流動。
於是我恢復了一部分 Wizard’s Vault 任務,也重新啟動一些被動收入的管道,
但我不再強迫自己一定要完成所有 KPI。
那些活動只是賺錢的方式之一,不是必做清單。
寫下這段文字時,正逢 Mad King’s Festival。
我沒有跟著人群擠進 Labyrinth,而是把 Reward Track 調成限時的 Mad King 軌道。
戰場上的每一次 tick,都成了賺錢的機會。
我不需要特地去「刷金」,因為在我的節奏裡,金流本身就存在於日常。
結語
被動收入看似輕鬆,其實是在默默吞噬時間。
當這些例行公事開始佔據每天的黃金時段,卻無法帶來實質進展時,我選擇放下它們。
我不再追求那種「什麼都做一點」的滿足感,
而是把時間留給真正需要的事。
對我來說,這不只是遊戲裡的選擇,
更是生活態度的一次轉變。
資源有限,時間更有限。
如今的我,只專注於值得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