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子 [激戰2] 玩家在戰場 (WvW) 所扮演的角色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LINE Skype EverNote GMail Yahoo Email

前言

本文將說明玩家在世界之戰 (WvW) 中的定位,並提供作為調整 Build 的參考方向。

說明

《激戰2》的世界之戰 (WvW) 強調分工而非全能。角色應專注於特定情境;若試圖面面俱到,最終往往只會得到表現平庸的配置。在不屬於主要情境的場合中並非完全無法作戰,但效能通常會大幅下降。

一般而言,世界之戰可分為兩種主要型態:「團體戰」與「遊擊戰」。由於角色技能欄位有限,無法同時兼顧所有狀況,因此建議依主要參與的戰鬥類型來決定角色定位。

團體戰 (Zerg)

指 10 人以上的大型戰鬥隊伍。固定編制的團隊稱為 Boonball,臨時組成的則稱為 Cloud

《激戰2》的範圍技能 (AoE) 最多只能同時命中五名敵人。基於此設計,專業的大型部隊會刻意排列得非常緊密,以降低範圍技能的實際命中效率,達到分散炮火的效果。

要讓大量玩家協同作戰並不容易。固定團隊通常由 指揮官 (Commander) 發出指令,隊員加入固定戰隊 (Squad),透過語音通訊協調,並由隊友提供增益 (Boon),同時使用符合主流策略的 配置 (Meta Build)

臨時團隊則難以達到相同的協調水準,只能依靠各自的反應與走位應變。

遊擊戰 (Roamer)

指單人或少於五人的小型戰鬥隊伍。多半為臨時組成,缺乏專職的增益或治療提供者。此類隊伍需依照戰場情勢靈活應變,強調個人判斷與機動操作。

主要角色

角色分工是世界之戰的基礎。每個職能都對戰場節奏有關鍵影響。 在設計或調整自己的 Build 時,先問問自己:「我想在世界之戰中擔任什麼角色?」 不要試圖成為全能角色——那只會讓你變成平庸的士兵。

  • 壯漢 (Bruiser):承受傷害並維持前線,同時以控場與中量輸出支撐隊伍。
  • 輔助 (Support):提供治療與增益,確保部隊能持續作戰。
    • 堅定輔助 (Stability Support):專責提供「堅定 (Stability)」,抵消控場效果。
    • 增益輔助 (Boon Support):分工提供各類增益,如「急速 (Quickness)」與「敏捷 (Alacrity)」。
    • 治療與狀態清除 (Healing & Condition Removal):專注於回復與狀態淨化,並提供護盾支援。
  • 傷害輸出 (Damage Dealer):主要負責擊殺敵方單位與壓制戰線。
    • 單體傷害輸出 (Single Target Damage):集中火力點殺落單或高價值目標。
    • 範圍傷害輸出 (AoE Damage):以範圍攻擊壓制敵軍陣線或逼退群體。
    • 移除增益 (Boon Strip):削弱敵軍的增益效果,為隊伍創造擊殺機會。
  • 遊蕩者 (Roamer):負責偵察、奪取小型目標與牽制敵軍,靈活支援主力部隊。

壯漢 (Bruiser)

在守點時,壯漢往往無法直接擊殺敵方遊擊者 (Roamer),但能有效拖延據點被奪取的時間,爭取隊友趕到支援的機會,最終擊退甚至反殺 Roamer。

在小型會戰中,壯漢能為隊伍創造戰術空間,承受壓力、吸引火力,使傷害輸出職能得以發揮完整輸出循環。

於大型部隊戰中,壯漢通常擔任前排角色,負責承受炮火與維持陣線穩定。壯漢並非單純的「肉盾」——同時具備輸出與控場能力,只是傷害量通常不及專職的傷害輸出者。

輔助 (Support)

輔助通常位於大型部隊的後排,負責治療並提供關鍵增益。若缺乏輔助支援,壯漢只是「撐得比較久的小兵」,整個部隊終將被擊潰。

輔助往往是敵方部隊的首要攻擊目標。然而,由於多數增益的施放距離屬於中距離(約 600),輔助必須緊貼指揮官行動,以確保隊友能持續獲得增益,同時避免自己暴露於最前線。

堅定輔助 (Stability Support)

「堅定 (Stability)」能抵消控場效果,是世界之戰與競技場中最重要的增益之一。 專業部隊通常會配置專門負責提供堅定的職業,例如 燃火者 (Firebrand)

增益輔助 (Boon Support)

除了堅定之外,其他能提升我方戰力的增益同樣關鍵。然而,一個角色能提供的增益數量有限,因此隊伍內會事先分工,明確決定各自負責的增益種類。

其中最重要的兩項高級增益是 急速 (Quickness)敏捷 (Alacrity)。 設計上,同一職業通常只能專精於其中之一,以避免過於強勢。 若擔任輔助角色,應盡量讓配置能穩定提供這兩者之一,對整體部隊將有顯著幫助。

常見的增益輔助職業包括 預告者 (Herald)風暴使 (Tempest)元晶師 (Catalyst)、以及 燃火者 (Firebrand)

治療與狀態清除 (Healing & Condition Removal)

雖然治療屬於輔助範疇,但其屬性需求與增益輔助不同,因此多半會分開配置。 治療者不必負責太多增益,反而應專注於提升治療量與回復效率。

除了直接治療外,持續提供 護盾 (Barrier) 也至關重要。護盾會在生命值之前被消耗,相當於臨時延長血條。若以治療為主,應確保配置能穩定提供護盾支援。

護盾效果曾於 2025/02/11 平衡性更新預覽 中遭削弱——總量下降,但功能並未改變。

常見的護盾提供職業包括 災厄師 (Scourge)玉偃師 (Mechanist)、以及 預告者 (Herald)

傷害輸出 (Damage Dealer)

傷害輸出在部隊中扮演核心角色,負責擊殺敵人或削弱敵方戰力。 根據戰鬥情境與任務分工,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單體傷害輸出 (Single Target Damage)

這類角色多由 Roamer 兼任,專長於對單一目標造成高額爆發傷害。 在會戰中,他們的任務是針對落單或脆弱的敵人進行「點殺」, 以迅速削減敵方人數並擾亂其隊形。

範圍傷害輸出 (AoE Damage)

部分職業以範圍攻擊技能為主,在大型戰鬥中能有效壓制敵方陣線。 這些角色通常站在中後排,負責清理群體、打散敵方隊伍或迫使對手後撤。

典型的範圍輸出職業包括:

  • 災厄師 (Scourge)
  • 元素使 (Elementalist)
  • 龍魂使 (Renegade)
  • 獵龍者 (Dragonhunter)

移除增益 (Boon Strip)

由於大型部隊高度依賴增益 (Boon) 維持戰力, 「移除敵方增益」成為另一項關鍵戰術手段。 負責 Boon Strip 的職業能在開戰瞬間削弱敵軍防禦或治療效率, 為隊伍創造擊殺機會。

常見的移除增益職業包括:

  • 死靈法師 (Necromancer)
  • 幻術師 (Mesmer)
  • 破法者 (Spellbreaker)
  • 狂獸師 (Untamed)

遊蕩者 (Roamer)

遊蕩者負責靈活支援與戰場干擾。典型任務包括偵察敵情、擊殺落單玩家、佔領小型目標(如糧車、廢壘、崗哨、補給營、傭兵營、塔樓)、以及騷擾敵方要塞。 這類角色通常具備高單體傷害與優異的自我生存能力,能在缺乏後援的情況下獨立作戰。

常見的遊蕩者職業包括:

  • 獨行俠 (Daredevil)
  • 神槍手 (Deadeye)
  • 破鋒者 (Willbender)
  • 審判者 (Vindicator)
  • 魂獸師 (Soulbeast)
  • 靈刃術士 (Virtuoso)
  • 先驅者 (Harbinger)

真正的 Roamer,並非貼著 Zerg 撿人頭,也不是在戰場上四處遊走尋找單挑機會。 他們的任務是單獨或以小隊形式執行戰術行動,牽制與分散敵方注意力,使主力部隊 (Zerg) 能專注於大型目標與主要戰線。

選擇配置 (Build)

若是單人玩家,建議優先選擇遊蕩者的配置。由於單人玩家不一定能跟隨大型部隊行動,選擇大部隊專用的配置通常意義不大。

若加入固定的世界之戰公會,公會通常會指定職業並提供對應的配置,依照建議調整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每個職業都能調整為偏向進攻或偏向防禦的配置。只要裝備與特長的整體方向合理,就能在戰場上發揮作用。

結語

在世界之戰中,角色定位與配置的選擇至關重要。無論是壯漢、輔助、傷害輸出,還是遊蕩者,只要明確掌握自身定位,並依情境調整配置,就能在戰場上發揮最大效益。

記住:世界之戰強調的是「分工合作」而非「單打獨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讓整個部隊更具戰力。

世界之戰常見職業與定位

定位 代表職業 (以常見精英特化為主)

壯漢 (Bruiser)

破法者 (Spellbreaker)、復仇者 (Vindicator)、機具師 (Scrapper)

輔助 (Support)

燃火者 (Firebrand)、預告者 (Herald)、風暴使 (Tempest)、元晶師 (Catalyst)、災厄師 (Scourge)、玉偃師 (Mechanist)

傷害輸出 (Damage Dealer)

災厄師 (Scourge)、元素使 (Elementalist)、龍魂使 (Renegade)、獵龍者 (Dragonhunter)、幻術師 (Mesmer)、破法者 (Spellbreaker)、狂獸師 (Untamed)

遊蕩者 (Roamer)

獨行俠 (Daredevil)、神槍手 (Deadeye)、破鋒者 (Willbender)、審判者 (Vindicator)、魂獸師 (Soulbeast)、靈刃術士 (Virtuoso)、先驅者 (Harbinger)

備註:Core Build 偶爾也會被拿來當作 Bruiser,但通常只出現在休閒或雲團環境。在正式固定團隊中,幾乎以精英特化 (Elite Spec) 為主流。

關於作者

琴子曾遊歷《魔獸世界》、《黑色沙漠》、《Guild Wars 2》、《New World: Aeternum》等遊戲世界,
熱衷於研究遊戲機制與玩家心理,不特別追求高端操作,更偏好觀察與思考,是一位知性的玩家。
除了遊戲,琴子喜愛黑咖啡和日本料理,略通日文,偶爾也會來一場自助旅行。